影视译制
中外影视译制合作开花了
2016-06-15 09:55:02CBMCBM影视译制机构

  很多外国人是通过成龙、张艺谋、陈凯歌、贾樟柯的电影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近日,由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主办的“2016中外影视译制合作高级研修班”活动期间,来自30个国家的55位影视译制机构相关负责人、专家学者,围绕“影视互译、文化共享”主题,交流探讨如何让更多优秀影视作品跨越语言文化障碍,让世界各国民众了解真正的中国和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注入更强生命力。


国际传播有成效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从2012年起先后实施“中非影视合作工程”“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等一系列影视交流合作项目。4年来,已有100多部、近万集中国优秀电视剧、电影、动画片、纪录片被译制成20多种语言,在世界百余个国家和地区播出,让世界了解了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本次研修班开班仪式上注意到,国外一些参会的相关机构人士对当下中国热门的影视剧了如指掌,谈起电影《老炮儿》《天将雄师》《全民目击》《人在囧途之泰囧》、电视剧《伪装者》《何以笙箫默》《甄嬛传》以及动画片《芭芭拉小魔仙》等,如数家珍。


埃及GBtimes公司近年来频频与中方机构合作,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阿什拉夫·哈穆德透露,表现家庭生活的中国电视剧在埃及比较受欢迎,比如阿拉伯语版的中国电视剧《父母爱情》在埃及国家电视台二套节目播映完毕,收视率为3.8%,观众多达400万。最近,该公司译制完成并即将播出的一部中国作品是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但是总体而言,埃及引进中国电影的数量比电视剧少。


此前在中国收视火爆的电视剧《步步惊心》前不久刚刚在马来西亚播完,马来西亚东亚卫星公司副总裁林艳华表示,马来西亚有很多华人,与中国文化相通,中国的影视剧在当地有一定市场。


美国NYAV配音指导迈克尔·辛特尼克拉斯说,公司现在正为《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做配音,“这是中国去年非常成功的一部作品,下个月就要在美国上映了”。


哈萨克斯坦REC传媒有限公司制作中心成员努斯普诺夫·叶尔泰是第二次参加研修班活动。他坦言,去年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和中国译制领域的专家聚首,收获颇丰,他们与多家政府机构和私营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签署合作协议,引进诸如《温州一家人》《红楼梦》等多部电影、电视剧。


功夫片仍是中国符号


截至目前,澳大利亚国际华语电影节已经举办8届,作为电影节主席,宫岚薇说:“很多朋友都会问我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类型的中国电影会在澳大利亚比较受欢迎?”


在澳大利亚国际华语电影节成立之初,他们就做过类似调查,结果发现,在澳大利亚的华人或者当地的一些观众更喜欢看中国功夫片。在他们的印象里,功夫片是中国电影的代表。但宫岚薇希望看到更多打动人心、真正走心的中国电影作品在海外获得关注。因为人性是全世界或者全社会的主题。


努斯普诺夫·叶尔泰也表示:“近年来,我们引进的一系列当代中国的影视作品得以与观众见面,让观众了解现在的中国。而在此之前,通过引进好莱坞影片,我们国内的观众只能看到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人的一些作品。”


比起其他地方,法国观众看到的中国影片的类型更多。巴黎中国电影节主席高醇芳自2004年创办巴黎中国电影节以来,她和她的法国朋友们翻译了120多部中国影片,为中国影视作品的海外推广和传播做了大量工作。去年的巴黎中国电影节展映了20多部中国影片,让法国人通过电影了解了中国当代影视创作与发展现状。


法国沃苏勒亚洲国际电影节是欧洲创办时间最早的亚洲电影节,每年2月在法国东部城市沃苏勒举办。该电影节执行副主席尼古拉斯·凯里兹说,电影节每年展映的影片差不多有80部,每年都有中国电影进入电影节的竞赛单元,两年前王朔还担任过电影节评审团的主席,今年万玛才旦的电影《塔洛》获该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在世界电影市场上,尼日利亚因年产数千部影视作品,被视为非洲的“诺莱坞”。2015年尼日利亚影视产业为该国GDP贡献了2%。


尼日利亚电影制片人协会主席拉尔夫·瓦迪克今年是第一次来中国,他从小是看着李小龙的电影长大的,现在非常喜欢看成龙的电影。他表示,就影视制作而言,尼日利亚无论是内容还是制作实力在非洲都是第一,“尼日利亚想做非洲最好的译制中国电影的国家,非常希望与中央电视台合作”。


翻译质量是关键


“一些在国际上获得大奖的电影在澳大利亚放映时,翻译得真的是非常不准确,很多观众没办法去理解,没办法听下去,最后无奈离场。”宫岚薇曾目睹过这样的场面。


高醇芳多年来一直呼吁要重视影视作品的译制工作。她建议制片方要给予足够的翻译费,给翻译提供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要想译制出好的作品,一定要花时间,还需要资金投入,这样才可以出高质量的翻译,中国的电影才能走向世界。”她一再强调,“翻译质量的好坏对于一部电影在海外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努斯普诺夫·叶尔泰通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开始认识、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但他直言不讳地说:“由于一些不合格的翻译质量,使我们观众对中国电影有距离感,这会直接导致观众对中国电影兴趣全无。只有电影的翻译过关了,我们才能让观众真正领略作品的价值。”


谈到翻译的细节,很多问题确实较难把握,比如《甄嬛传》里的“常在”等这类词怎么翻译,中国四个字的成语怎么用特别贴切的当地语言来表达。此外,对于很多国家的观众来说,他们更希望听到他们熟悉的当地语言和当地声音,所以中国影视作品里的台词、声音如何本地化也成了大家讨论的热点。


努斯普诺夫·叶尔泰特别喜欢《伪装者》,去年用5天时间全看了一遍。在他看来,如果机械地去翻译这样一部好作品,估计没人愿意去看。“要想翻译好这些新作品,光具备语言能力是不够的,还得有好的历史学家、作家共同参与,才能译好这样的作品。”


由漫威前掌门人阿维·阿拉德担任制片人、我国蒙古族女导演麦丽丝执导的中美合拍史诗3D电影《成吉思汗宝藏》剧组,是一个典型的“多国部队”。创作团队成员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蒙古、韩国等。据参与该片策划的首都金融服务商会影视金融专业委员会特邀研究员岳晓湄介绍,该片在剧本创作阶段,每一稿都要中翻英、英翻中,然后是中蒙互译、中俄互译、中日互译、中韩互译,再加上影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知识量,无形中在创作前期增加的工作量难以估量,既耗时间又耗经费。


法国的中国电影资料中心创始人纪可梅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尤其在电影方面。她深有体会地说,中国的每一个字有很多意思,翻译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在什么样的语境下怎么能够说清楚。